幼儿园生活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生活课教案(通用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生活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扣纽扣的方法。
2、在操作过程中发展幼儿手指肌肉活动,使幼儿两手互相配合协调。
一、活动准备:
大娃娃若干,每个娃娃穿一件背心,在幼儿学解纽扣的基础上进行。
二、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带娃娃到公园去玩玩,但是带娃娃到公园去先要帮他把衣服穿好。
(二)教幼儿帮娃娃穿衣服:
1、老师讲解示范:
先给娃娃穿上衣服(将娃娃的'手伸进袖口)然后把衣服对整齐。一只手的食拇指那着纽扣,另一只手的大拇指伸进纽扣洞,由食指帮忙,将纽扣塞进纽洞。这样一个纽扣便扣好了。(老师先后示范扣三粒纽扣)
2、幼儿操作:
(1)让幼儿学习先扣最下面的一粒纽扣,再找旁边的纽洞。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3、老师检查娃娃衣服上的纽扣是否都扣整齐了。
(三)带娃娃外出散步。
幼儿园生活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电脑,要懂得保护眼睛、皮肤;能够正确理解看电视、电脑的利与弊,学会有选择的、科学的看电视、电脑。
2、让幼儿正确对待看电视、电脑这一现象,通过讨论、交流等活动形式,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看电视、玩电脑的习惯。
活动准备:图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不做小木偶》,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1、故事里有谁?小布丁在干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2、木偶老板是谁?长时间看电视、电脑会怎样?
3、你喜欢看电视、玩电脑吗?爸爸妈妈呢?
二、说说我喜欢看的电视、我玩过的游戏
1、你平时都喜欢看什么电视?玩过哪些电脑游戏?(幼儿自由发言)
2、你是怎样安排看电视、电脑的时间的?
3、你认为看电视、电脑有哪些好处和坏处?说说你的想法。
三、出示多媒体课件
1、刚才大家都说了看电视、电脑的好处和坏处,现在我们一起看图片,在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2、结合图片,讲解过度看电视、电脑的危害,让幼儿懂得合理、科学的看电视、电脑。
四、辩论:看电视、电脑的好处、坏处
1、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辩论:
看电视、电脑的好处?给我们带来呢那些帮助?
看电视、电脑的坏处?对我们各方面的危害?
2、辩论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
教师:
从电视里我们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懂得做人的道理,扩大我们的视野,电视、电脑给我们的生活带了乐趣和方便。但是,多度的看电视、玩电脑会对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同时,如果长期观看一些不良的电视节目和电脑游戏,会容易遐想并模仿,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大家要合理的安排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并且选择一些积极向上的.节目,养成良好的看电视、玩电脑的习惯。
活动延伸:
利用放学时间,跟家长们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让爸爸妈妈们帮忙做好督促,合理安排孩子看电视、电脑的时间,跟家长达成共识,共同配合、督促孩子养成看电视、玩电脑的良好习惯。跟家长约定一段时间后,共同反馈孩子的表现。
给爸爸妈妈的话:希望家长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样,合理帮孩子安排看电视、电脑的时间。孩子年龄小,自己还不能很好的区分事情的好坏,所以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和孩子一起看,并且针对电视节目和电脑中得游戏,多跟孩子交流、讲解,让孩子正确理解,养成好的习惯。
幼儿园生活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注意观察,随时教育。我们班里有几个小朋友非常的不爱干净,整天拖着鼻涕,身上也是脏兮兮的'。为使幼儿逐步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习惯,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爱清洁,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2、让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
活动准备:
图片2张(一张画脏、乱、差的地方,一张画干净整洁的地方)
活动过程:
1、欣赏儿歌《果皮箱》后提问:儿歌中说了什么内容?果皮箱有什么作用?你在哪里见过它?
小结:小朋友在大街上,在公署里,在幼儿园都见到过许多果皮箱,这些箱子的作用可大了,它能保护环境的卫生。
2、出示图片,启发幼儿认真思考。这些地方怎么会变得这么脏?怎样才能使这些地方变干净?我们应该怎么做?
3、出示幼儿读物,让幼儿分辨对错
(1)一幼儿把香蕉皮扔在盯皮箱里。
(2)一幼儿在大街上随地吐痰。
(3)一幼儿把冰棒纸扔在地上。
(4)一幼 儿将痰吐到痰盂里。哪个小朋友做得对?哪个小朋友不对?你要向谁学习?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吃的果壳呀、塑料袋呀应该扔到哪里?(垃圾桶里)
幼儿园生活小班教案 篇4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整理”。
【设计意图】:开展比赛,激发兴趣;分析结果,导入课题。初步认识自己整理的好处。
(一)教师活动
1.组织教学。
2.以竞赛形式导入新课,指导学生参与活动。
3.记录学生完成1-5项任务的时间,计个人。计小组。
(二)学生活动
1.按要求做,参加竞赛。
(1)从书包中取出《品德与生活》教材放在桌面中央。
(2)从书包中取出文具盒放在桌面右上角。
(3)从文具盒中取出铅笔。
(4)打开课本42页,把铅笔夹在42—43页码中。
(5)安静端坐。
2.比赛后最快、最慢的学生谈谈体会。
(三)活动点评
1.注意学生活动细节:取出铅笔时是否将文具盒关好放回原处?
2.课堂小调查:你的书包是谁整理的?有谁是自己整理书包的?
二、读图明理,尝试“整理”。
【设计意图】:以图中人物的形象启发学生,从帮着做到学着做,在尝试中提高能力。
(一)教师活动
1.42页图1-2的故事,激发学生整理书包的愿望。
2.组织整理书包比赛:有意识的按照今天的.课表选择待整理课本文具,让学生进行整理,多出物品暂不放入书包。观察记录。
3.归纳:分类整理的方法。
(二)学生活动
1.指名学生完成书包整理过程,注意观察先后顺序。
2.学着做:怎样整理书包?
3.复赛:课的开始的比赛活动。再次体验:整理带来方便。
(三)活动点评
1.注意听清活动要求。
2.整理书包时可以自己安排先后顺序,体现归类、整齐、方便。
三、指导践行:学会“整理”。
【设计意图】:练习运用整理方法,完成简单整理工作,并进行思维训练。
(一)教师活动
1.课件:课堂整理小练习。
2.指导完成44—45课文练习。
3.教学儿歌:《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4.指导学生新编儿歌《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二)学生活动
1.完成课堂练习:
①将物品“奶糖、袜子、水彩笔、饼干、手套、牛奶、文具盒、尺子、太阳帽”分类放入三个整理箱内。
②帮明明按照一日课表(语文、数学、音乐、品德与生活)整理书包。
③听题作判断(44-45页图中内容)。
2.填涂颜色:44—45页图,做到了在“○”涂上喜欢的颜色。没有做到的,努力做到。
3.学儿歌:《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4.编儿歌:《我有一双灵巧的手》。整理离不开双手,以“会会”的句式自编儿歌,并配以动作表演。
(三)活动点评
1.编儿歌注意以学生观察过和体验过的生活小事入手。
2.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自理,鼓励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
四、总结拓展:目的“整理”。
幼儿园生活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爱清洁,讲卫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2、理解儿歌内容,知道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二、重点与难点
理解儿歌内容,知道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三、活动准备
图片若干
四、活动流程
欣赏儿歌——幼儿讨论——幼儿实践活动
五、活动过程
1、欣赏儿歌,理解内容,了解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提问:小白兔是怎么爱清洁的?它的邻居是谁?小熊讲卫生吗?它的邻居是谁?爱清洁有什么好处?不讲卫生有什么害处?小朋友要学谁?
2、组织幼儿讨论
(1)小朋友手工活动后,碎纸扔了一地,怎么办?
(2)有的小朋友不喜欢洗澡,便后不洗手,好不好?
(3)有的人随地吐痰、乱扔烟头,对不对?
(4)请幼儿说说小朋友应该怎样爱清洁
3、带幼儿在幼儿园内捡拾地上的废纸、果皮、落叶等。
幼儿园生活小班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能表现整理自己东西的愿望。
2、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3、初步养成自觉整理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使学生懂得整理的原则是方便、有序、美观。
2、让学生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
三、教学用具:
课件、整理箱、床上用品、学生文具、学生服装、书籍、书包、书本、生活用品。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讲标准)
(设计意图:通过孩子的选择,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发现整洁的标准:干净、有序。)
1、由“爸爸去哪儿”情景引入(播放片头)
2、任务卡:选房子(1号房间干净整洁、2号房间凌乱)
3、小结:孩子们,大家都喜欢……(整洁)的房子,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整洁的房间是……(干净、分类、有序)
4、过渡:可是这样的房间只有一间,刚刚已经被节目里的其他人选走了,剩下这间怎么办呢?(帮助他收拾整理打扫)节目组要考考大家是否具有这样的能力!
活动二:整理书包(习得方法)
(设计意图:自学,学生马上利用所学动手整理自己的书包。)
1、任务卡:整理书包
2、出示活动要求。齐读。
3、学生活动,师巡。
4、学生交流展示。
5、小结:瞧,整理书包的好方法就有……(从大到小)(分学科、分种类、分课程)(合理利用空间)。
6、过渡:现在咱们就来试试,用上这些方法从新整理整理我们的书本学具吧!刚刚整理得好的孩子可以试试用别的方法,不会整理的孩子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
7、学生活动,师巡。
8、活动结束,学生交流展示:
9、小结:瞧,在整理书包的时候,我们知道了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整理,可以……(分学科用途整理),还可以……(合理利用空间)整理等好的整理方法。正确使用这些方法就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条理。
10、过渡:恭喜你们通过了栏目组的测试,你们顺利晋级下一个任务,请每组的主长上来领取任务卡。
活动三:整理房间(应用方法)
(设计意图:互学,分小组利用所学整理比书包更大的范围。)
1、任务卡:合作整理房间。
2、出示房间的分区图:
A学习区
B休息区
C玩耍区
3、出示活动要求。(抽生读)
4、学生分组活动,师巡。
5、活动结束。生交流展示。
6、小结:通过这次任务,孩子们互帮互助,用上了整理的方法,完成了栏目组的任务,真了不起!爸爸去哪儿节目组感谢大家的帮助,为大家准备了小礼物!
活动四:拓展延伸(良好的习惯)
1、过渡:今天咱们课堂上的“爸爸去哪”马上就要结束了,希望你们把节目中学到的方法和家人一起试一试,并能养成自觉整理的好习惯。
2、出示评价表,请学生每天为自己的表现评分。
总结: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我们知道了整理的好方法有……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最棒的整理小能人。下课!
板书设计:
让我自己来整理
干净、分类、有序
(从大到小分学科、分用途、分课程合理利用空间……)
师:孩子们,你们瞧,这是……(爸爸去哪儿)是啊,今天“爸爸去哪儿”来到了我们班里,邀请我们班的孩子一起参加游戏,大家愿意吗?(愿意)
师:请看,第一个任务……(“选房子”)
这里有两间房子,你想选哪一间为什么?
预设:
生1:我想选1号房间,因为1号房间很干净。
师:是啊1号房间打扫得很干净,一点垃圾都没有。
生2:我也想选1号房间,因为1号房间东西放得很整齐/不乱/好。
师:真是这样,整齐有序的摆放让房间变得很漂亮。
生3:1号房间东西没有乱放。
师:你真会观察,对了,不同类的东西,咱们要分类摆放。
(如果生说喜欢某件玩具——如果没有这个这件屋子你还喜欢吗?)
(如果没人能答到分类,就追问“整齐”还有什么意思呢?)
师:书包是我们的好伙伴,现在就让我们先看看自己的书包,里边整齐吗?(生看)然后再看看小组里其他同学的书包,说说看,谁的书包最整齐?他是怎么整理的`?
预设:
生1:从大到小放
师:你们都注意到了摆放的顺序,为了方便大家一般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来摆放。这个规则用得好!
生2:将语文、数学或书籍、本子分类
师:老师也学到了分学科、分种类摆放的方法。
(如生分类的方式不齐师可追问还可以有哪些分类方法)
生3:水杯、纸巾、绳放在书包的侧袋。
师:不错,合理利用空间也是整理的好方法。
师:你是怎么整理的?
预设
师:请主长告诉组员们你们组的任务是什么?请全组的孩子大声读出你们组的任务。
师:活动前,咱们先读读活动要求。
学习区:
第一组:
师:你们是哪个小组,整理的什么地方?是怎么整理的?
师:哪个小组也是整理学习区的?你们有什么意见或补充吗?
师:其余的同学认真听,他们组用上了哪些整理方法?
师:老师为大家制作了一张“整理习惯”养成表,每天做到了一项,就给自己画个笑脸,一学期后,大家可以比比看谁的笑脸最多,谁是咱们班上最会整理的小能人!
幼儿园生活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并掌握简单的穿、脱衣服的方法和逐步的生活技能;
2、增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请你们说说自己每天起床之后都要做些什么事情呢?你们都是自己完成这些事情的吗?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回答。
2、教师:那现在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做这些动作吧!
3、教师弹奏音乐,请幼儿做动作,如:刷牙、洗脸、穿衣服等。
二、引导幼儿发现衣服的不同样式,学习衣物的不同穿、脱方法
1、教师:刚才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是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示穿衣服的呢?
请幼儿回答并小结:哦,原来刚才我们穿的是一件需要扣纽扣的衣服啊。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有着各式各样的衣服。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其他穿着不同样式的衣服的孩子。并说一说他们的'衣服都是怎么样穿的。
3、教师逐一讲解各种衣服的穿法。
纽扣衣服:先穿两只袖子,然后将衣服穿到身上,从下往上。
套头衣服:先穿两只袖子,再套头上。
后面有拉链的衣服:先按套头衣服的方法穿好,再请老师帮忙拉后面的拉链。
裤子:先套两只裤脚,再拎裤腰。
4、教师讲解脱衣裤的方法。
5、请幼儿用自己身上的衣服进行穿、脱衣服的练习,教师在旁边指导。
三、教师讲述一些情景问话,让幼儿在判别对错的过程中建立自主意识
1、教师讲述事例:
老师认识两个小朋友,一个是小琴,一个叫成成,小琴早上起床,看见妈妈正在做早饭,她就自己将外套、裤子穿好,不要妈妈帮忙;可是成成的爸爸早上叫了好产次成成起床,可是他就是不起来,最后成成终于起来了,但是他要爸爸帮他穿衣服,弄得爸爸手忙脚乱的。
2、教师:小朋友,你们说说小琴和成成哪个小朋友做得好呢?为什么呢?如果是你,你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回答并小结。
4、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学习的几种穿、脱衣服的方法,并鼓励幼儿回家后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幼儿园生活小班教案 篇8
活动背景
上厕所这件事情如果刚上幼儿园大多数还是老师们来帮助幼儿完成的,但是也不能每一次都由老师来完成,毕竟幼儿人数较多,教师们不能每一个都能照顾的过来,我们应该要让幼儿知道该怎样自己完成上厕所这件事情。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自己上厕所,不尿湿裤子。
2、教育幼儿当厕所人多时,不争抢,学会谦让。
活动准备:
教师将本班厕所打扫干净,便于幼儿参观。贴好男女标记。
活动过程:
1、参观厕所。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本班活动室的厕所。让幼儿知道厕所是大小便的地方。
2、认识男厕所和女厕所。
分清便池、便桶或便槽,知道男孩、女孩小便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男孩站着小便,用便池;女孩坐在便桶上或蹲在便槽上小便。
3、参观幼儿园公用厕所。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公用厕所,告诉幼儿在室外活动时,可就近入厕。
4、让幼儿懂得大小便时要上厕所。
(1)带幼儿回到活动室,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玩游戏时想小便怎么办?吃饭时想小便怎么办?集体活动时想小便怎么办?(教育幼儿在集体活动前、饭前、睡觉前上厕所,有小便时应及 时告诉 老师或阿姨,去上厕所小便,不要憋尿,尿湿裤子。)
(2)教师请幼儿谈谈讲讲。
小便时厕所里人多怎么办?小便急怎么办?(厕所人多时不争先,不拥挤,依先后顺序小便。小便急时,可与其他幼儿协商,让自己先用厕所。)
5、教男孩子上厕所。[范文资源网 ZY185.COm]
(1)教师请男孩子谈谈;怎样上厕所才不会将小便弄到便池外?(小便时,不要离便池太远,避免小便弄到便池外,不要离便池太近,以免弄湿裤子。)
(2)教师还要告诉男孩子,小便的时候肚子向前倾。
6、教女孩子上厕所。
教师请女孩子谈谈,怎样上厕所才不会让小便弄湿裤子?(小便时,要将裤子脱低一些,一只手扶好栏杆;蹲在便槽上小便,要用另一只手托住裤子。)
7、请想上厕所的幼儿去小便。教师观察幼儿入厕情况,及时予以评价。
幼儿园生活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爱清洁,讲卫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2、理解儿歌内容,知道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重点与难点:
理解儿歌内容,知道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图片若干
活动流程:
欣赏儿歌——幼儿讨论——幼儿实践活动
活动过程:
1、欣赏儿歌,理解内容,了解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提问:小白兔是怎么爱清洁的?它的邻居是谁?小熊讲卫生吗?它的邻居是谁?爱清洁有什么好处?不讲卫生有什么害处?小朋友要学谁?
2、组织幼儿讨论
(1) 小朋友手工活动后,碎纸扔了一地,怎么办?
(2) 有的.小朋友不喜欢洗澡,便后不洗手,好不好?
(3) 有的人随地吐痰、乱扔烟头,对不对?
(4) 请幼儿说说小朋友应该怎样爱清洁
3、带幼儿在幼儿园内捡拾地上的废纸、果皮、落叶等。